“硬核服务”培育更多硬科技企业
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等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硬核服务”培育更多硬科技企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以创新驱动、市场导向、融合发展、系统推进、质量为先为原则,壮大服务主体,优化发展生态,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规模增长和质效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何,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如何加快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去年达6.8万亿元
科技服务业是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咨询培训等服务。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更好地支撑起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表示。
产业规模更加壮大。2019年至2023年,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2.3%。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提前完成《“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确定的5万亿元目标。
服务体系更加完备。2023年,全国科技服务法人单位211.8万个,形成类型多元、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建成以三大技术交易所、12个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420家重点技术转移机构为支撑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1.6万家,建成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的孵化服务体系。金融有力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1.1万亿元。
支撑作用更加增强。科技服务业全面提供技术咨询、试验开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专业服务,更好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672项,申请发明专利7077项,实现690项技术成果转化。各类孵化器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万家,北京、上海等地区涌现出一批标杆孵化器和高质量孵化器,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开放合作更加扩大。2024年,全国技术出口额同比增长8.8%,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重点技术转移机构促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968项,总成交金额达181.6亿元。我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一批国际知名孵化器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构建起链接全球的孵化网络。
《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发展任务。
魏巍表示,接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点、线、面、体”一体推进,“点”上,培育一批科技服务龙头企业;“线”上,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面”上,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体”上,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生态体系。
服务将从“流水线”变为“定制化”
“当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突破应用给科技服务业带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机遇。”魏巍表示,《实施意见》将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高端化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服务链,运用先进技术打造高附加值“硬核服务”,提高服务效能;智能化方面,支持人工智能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AI+科技服务”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服务机构用好人工智能工具,升级服务产品和流程,让服务从“流水线”变为“定制化”;绿色化方面,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发展绿色科技服务;融合化方面,促进科技服务业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互促共生、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直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孵化服务加速从技术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我们将从政策支持、梯度培育、标准引领、金融协同4个方面加力推进,打造更多高水平、专业化孵化器,促进更多先进成果在孵化器内转化,培育更多创新力强的硬科技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表示,推动传统孵化器转型升级,提升孵化能力;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布局一批卓越级孵化器,加快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在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标准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将推动科技服务业标准的体系建设。”魏巍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组建部科技服务业标委会,编制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强化标准体系化布局;布局技术转移、企业孵化、技术推广等重点领域标准。
打破传统技术市场的区域壁垒
“各类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和创新组织促进经营主体之间的深度交互,科技服务业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璞说。今年前3月,北京市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4%,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重要的要素市场,技术市场的发展水平影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效果。今年前4月,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但各地技术市场仍存在不互通的问题。”吕先志表示,接下来将通过统一技术市场制度、规则和监管,打破传统技术市场的区域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整合分散的技术资源、平台和服务,形成一个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技术交易生态系统,推动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跨区域、跨领域应用。
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牵线搭桥”“精准服务”的关键作用。吕先志介绍,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一方面加强供给,提升36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能力;另一方面拓宽渠道,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培育高水平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使其成为技术经理人稳定就业渠道。构建起以技术经理人为枢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园区、金融机构、孵化器等协同合作的成果转化服务生态。(记者 王政 刘温馨)
来源:人民日报
202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 5 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相关部署要求,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基础考查,引导学生夯实未来发展根基;注重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的考查,强化对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提升人才选拔质量。
一、加强基础考查,引导学生筑牢发展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掌握了本质的、基本的规律,才可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202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严格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课程标准,以定性和半定量的方式为主,进一步加强基础考查。试卷注重考查高中物理核心的、基础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创新试题的设问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试题呈现形式是多样的,但其背后考查的物理原理是相同的,促进学生重视基本原理的学习,达到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第18题以电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洛伦兹力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本题的情境虽然简单,学生也较为熟悉,但设问角度比较巧妙,若学生不仔细读题,在刷题导致的惯性思维下可能将该题理解错误,这种创新设问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减少机械刷题,破除惯性思维。第19题以图像的形式呈现气体的三个状态,学生需要正确提取图像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这一基础知识进行解答。第20题考查学生对简谐波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境贴近生活和教材,有利于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
二、加强综合性考查,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思维
物理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多种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的协同。202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问题情境的设计,优化试题的设问角度,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7题以匀强电场中电子的运动创设情境,问题具有半开放性,需要充分考虑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电子的运动情况,考查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第21题以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为情境,考查的必备知识涉及电磁感应、圆周运动和交变电流等不同模块的内容,促进学生将不同模块的内容融会贯通,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第25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模型,着重考查了运动过程中能量动量的转化,并且在最后通过巧妙的设问,考查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程度;最后一问可以通过运动学进行求解,但计算较为复杂,而从整个物理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角度进行分析,题目就变得容易求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选择解决问题的角度,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三、加强应用性考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原理的实际运用,大到国家重器,小到生活实际。202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更加注重应用性考查,精心选取联系实际的情境,考查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的抽象建模和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在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复杂情境时,学会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合理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学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知识,而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生最熟悉的运动模型之一,第14题以我国最新的CR450动车组列车的运动为情境,考查了运动学中匀变速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是航天工程的基础,第15题以我国通导技术试验卫星“天都一号”为对象,定性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基本原理在科技前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展现了我国航天领域的伟大成就,增强科技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能量守恒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第16题以撑竿跳高运动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运动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理解,体育元素的有机融入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撑竿跳高运动中的物理过程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本题忽略了许多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进行设问,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其中的物理过程,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从复杂的情景中,抓住主要矛盾,抽象出简单的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第24题以电容式键盘为情境,考查了平行板电容器中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概念、规律认识和理解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四、加强探究性考查,引导学生注重实验能力培养
实验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科素养的形成。202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注重设置探究性的实验情境,考查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经历实验过程,体会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第22题利用橡皮筋开展系列实验,将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两个实验的方法相结合,考查了测量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获取和处理,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实验方法解决新问题,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的学习,促进学生动手做实验。第23题以教材中的非线性电阻元件为背景,通过实验展示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性质,在探究伏安特性曲线时,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理解电流表内接和外接时对实验测量的影响,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学会对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2025 年高考生物 全国卷 试题评析
2025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坚持“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试题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核心概念和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精心创设试题情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年生物试题在情境创设时,选取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等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题材,展示生物学知识对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试题注重将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时代主题转化为具体问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生物试题注重育人导向,通过生态恢复案例的创设,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理解。例如,第32题以退化荒山生态恢复方案设计为情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群落演替、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知识,从演替类型、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效率等多维度进行方案论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支撑作用,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凸显学科应用价值
命题紧密结合农业育种、医疗健康等社会热点,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贴近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现生物学科的应用价值。例如,第5题以作物新品种培育为背景,综合考查不同育种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题目中涉及的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技术,均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相关。例如,第34题聚焦基因工程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二、注重科学素养考查,强化关键能力培养
试题设计紧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多维度情境构建,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在科学思维方面,题目要求学生基于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概括,运用逻辑推理解释生命现象;在科学探究层面,通过开放性实验设计题,评估学生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及分析数据的综合能力。这一设计符合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的要求,尤其强调在复杂情境中运用生物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知识理解到能力迁移的进阶考查目标。
(一) 深化核心概念理解,强调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不同情境的构建,重点考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与逻辑推理能力。例如,第1题围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这一核心知识点,要求学生综合分析二硫键、空间结构、变性等因素对蛋白质结构功能的影响。例如,第2题通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考查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理解,分析光反应、暗反应、CO2浓度、光照强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 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突出科学思维培养
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是衡量生物学科素养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例如,第30题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通过KCl溶液中细胞失水后又复原的现象,考查学生对水分子跨膜运输方式、质壁分离原因及渗透压变化机制的理解。例如,第31题以蛋白质磷酸化修饰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为背景设题,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例如,第34题基因工程实验设计,涉及PCR引物选择、产物分析、实验设计等,助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 体现创新性与开放性,助力拔尖人才培养
试题对基因工程等情境进行创新,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实验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生物学规律或原理。例如,第6题涉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要求学生根据电泳结果的示意图进行推理、判断和分析,考查学生对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DNA分子迁移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解。例如,第34题围绕基因工程中的PCR技术,创新设问方式,考查学生对PCR原理的理解,根据题目设计的情境,分析判断实验结果。这些题目突破传统设问模式,结合实际应用情境,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原理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
三、加强教考衔接,引导教学回归基础
试题严格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课程标准,紧扣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回归对生物学基础概念与原理的理解。试题通过多样化情境呈现,设问角度新颖,避免套路化答题,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度掌握,有效引导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减少“机械刷题”与死记硬背。
(一) 紧扣课程标准,夯实学科基础
试题紧扣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例如,第4题通过最小面积概念的考查,检验学生对物种丰富度调查方法的掌握,呼应课标中“群落结构特征”的核心概念。例如,第3题考查肾上腺生理机能,涉及激素调节、应激反应机制等基础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激素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不同作用。例如,第31题关于免疫失调治疗方案设计,要求学生掌握体液免疫过程和记忆B细胞功能,这些内容均属于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知识。
(二) 优化设问方式,减少机械刷题
立足学科本质,通过情境重构和创新设问角度,降低套路化答题空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第33题考查遗传分析,改变常规的设问方式和分离比计算,要求学生依据多个实验结果综合判断并给出判断依据。例如,第34题考查PCR实验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引物的选择分析扩增产物,考查学生对PCR原理的深入理解而非简单记忆。
2025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体现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通过真实情境创设与科学问题设计,有效考查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试题既保持了对基础理论的扎实要求,又通过创新设问方式推动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从知识记忆转向能力培养。特别是生态恢复、基因工程等情境的运用,将学科知识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彰显了生物学科的时代价值。
2025 年高考 化学全国卷 试题评析
202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通过贴近生活的试题情境创设,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全面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科学选拔优秀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一、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试题以真实生活与科技场景为载体,通过贴近实际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将现代科技、环境保护等元素融入题目设计,既体现化学学科服务社会的实用价值,又引导学生关注科技成就与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一)立足我国现代科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试题通过呈现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引导学生在传承与创新中理解化学的应用价值,顺应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发展,深化学生对化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认知,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例如,第9题选取我国研究人员合成的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材料PLGA为素材,凸显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到化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贡献,增强民族科技自信。
(二)聚焦资源循环利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
试题以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为切入点,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化学理念。例如,第10题以“电解处理废水与废塑料碱性水解液”为背景,将工业废水处理与废塑料转化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推动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观念,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理念。第27题以蛇纹石资源综合利用为情境,体现化学在资源高效利用与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深化核心素养考查,提升综合思维品质
试题坚持素养导向,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设问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题目既注重化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又强调信息整合、迁移创新等科学思维,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跃升。
(一)强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培养科学思维
试题以化学合成与反应机理为载体,通过真实科研情境设计多层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解决问题。例如,第12题通过水微滴表面发生反应的机理图,考查学生对催化机理、轨道杂化变化及总反应式的推理整合能力。试题需要学生从题目条件出发,运用“结构决定性质”“基于证据的推理”等思维方法,通过证据推理验证假设,有效考查了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科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二)注重实验探究与迁移创新,提升实践能力
试题以实验设计为载体,培养学生实验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基于实验条件控制与数据解读,既考查操作规范性,又强调对细节的精准把握,推动学生从定性观察向定量分析发展。例如,第26题“碘的回收实验”设置现象判断、操作完善、洗涤介质选择等多环节问题。在步骤③中“确认沉淀完全”的操作需结合碘单质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的特性,考查利用实验基本原理解决问题能力;步骤⑤洗涤剂的选择需对比物质溶解性差异,体现对实验细节的精准把握。
三、回归学科本质,引导教学提质增效
高考化学试题紧扣课程标准,通过基础性与综合性问题的合理设计,引导教学回归学科核心知识,反对机械刷题。试题既注重主干知识的系统性考查,又通过情境创新与设问形式优化,推动教学方式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培养,助力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可持续提升。
(一)夯实学科基础,推动回归课标
试题通过学生熟悉的典型情境与核心知识点的结合,推动教学回归课标。例如,第29题“艾拉莫德合成路线”中有机合成路线与反应条件的分析,涉及反应类型、官能团名称、物质性质及反应条件控制等内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如反应②中吡啶作用的考查,体现对典型酸碱反应的迁移应用。第28题由乙醇和乙酸制备乙酸乙酯的试题情境源于教材中非常典型的反应,贴近教学实际。该题以经典的酯化反应过程为载体,全面考查燃烧热、分子间作用力、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速率等核心内容。此类题目设计有利于推动教学回归知识本质,避免机械刷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的逻辑关系。
(二)优化设问方式,推动教学改革
设置图像分析试题,引导学生突破传统解题模式,转向原理理解与综合应用。例如,第13题以“溶液中离子浓度与pH关系”为载体,通过图像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试题要求学生从曲线中提取有效信息,需结合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进行综合推理,判断M、N、P曲线对应离子并计算电离平衡常数。该题突破传统计算模式,促进学生从“死记公式”转向“原理理解”。第27题“蛇纹石资源化利用流程”以工业生产为背景,要求学生根据离子浓度数据判断产物组成,学生需利用溶度积常数进行分析,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推动教学从“记忆公式”转向“能力迁移”。
202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以素养立意为导向,通过真实情境创设,即注重基础性与应用性,又强调创新性与综合性,有效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对推动高中化学育人方式变革具有积极意义。
来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鹏
来源: 光明微教育
相关问答
健康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健康力(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医疗设备一站式维修服务平台,由多名医疗行业资深人士创办,致力于医疗设备维修保障与增值服务的综合性供应商。公司主...
力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力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18日,法定代表人李路峰,经营范围包括车桥,汽车刹车制动器,制动鼓,轮鼓,汽车零部件,轴承,轴承配件,冲压件及机...力...
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05-04-22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009号中国科技开发园三号楼17楼...
力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怎么样?
挺好的。法定代表人:陈彦成立时间:2022-04-26登记状态:在营(开业)企业注册资本:418.8888万元人民币企业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州民营科技园科泰一路2号...
在构力科技上班怎么样?
构力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建筑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公司,致力于提供BIM技术、装配式智慧工厂管理平台、设计院管理平台等解决方案。对于在构力科技上班的体验,以下...
中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中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10-22,法定代表人为张继伟,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10100MA47K7MQ1E。企业地址位于郑州市郑东新...
科技力是什么?
科技力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研究、探索和发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科技力不仅包括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和掌握,也包括对人类智慧的挖...
济南力冠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济南力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投资成立,是山东省一家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厂家。产品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分立器件、光电子...
湖南有哪些上市公司?-红网问答
湖南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名录:000157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000419长沙通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428华天酒店集团股份有...附上201...
如何评价伊索力科技?
伊索力科技是一家有潜力的科技公司。原因是,伊索力科技以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为基础,致力于解决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难题。公司团队实力雄厚,拥有国内外众多专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