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用户投稿 34 0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10月23日下午,随着宣传片《新时代·新梦想》的播放,龙岗区天安数码城T4企业航站楼人潮涌动,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在这里成功举行。活动现场采取“微视频+直播”方式为10名龙岗区第五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颁奖,并授牌9家年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许少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崔岐平、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鸿、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石贤银、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广文、深圳市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局长李相宏等领导,以及龙岗区本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代表、创业实体代表,还有信息技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技师学院毕业学年在校学生等160余人参加。

市局和区领导高度评价“双创·龙翔工程”

下午15时15分,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龙岗区副区长陈广文在致辞表示,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给10位“龙岗区第五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颁奖。对于展现龙岗区创新创业成果,进一步激发全区人民创新创业热情,促进就业增长,为深圳东部中心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许少英在致辞中表示,龙岗作为东进战略的桥头堡,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大胆改革创新,创新创业工作特色鲜明、富有成效,在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今天要表彰的创新创业先锋人物,以及要授牌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9家区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授牌

目前,龙岗区已有两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3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018年,龙岗区人力资源局根据最新政策,在原有10家区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又新认定了恒特美创新创业园、中海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江南时代孵化空间、睿智荟-微谷众创空间、厚班企业创新中心、天禧科技创客孵化空间、Dcradle创客家园、香港中文大学创新创意创业中心、圳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等9家区级基地。这些基地有效实现了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成为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主要载体。

“微视频+走T台”为10名双创先锋颁奖

15时45分,活动迎来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龙岗区第五届“双创”先锋颁奖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龙岗创新创业先锋人物颁奖仪式创新采用“微视频+走T台”的方式进行,并同步在南方报业集团4000万下载量的党报客户端——南方+同步直播,以表示对优秀创业者至高无上的认同与肯定。

在现场160余人和全省南方+网友的关注下,王鑫、李冬雅、梁刚、李春青、袁敏良、李翔、贺鹏麟、刘畅萱、梁新刚、陈顺文一一登台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新时代龙岗创业者的魅力吧。

1.王鑫——启航国际教育&新启航运输&友佳智能科技CEO

他是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理学硕士,同时也是三家公司的CEO;他有8年创业经验,19岁首次创业时就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他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引入教育领域,用自主开发IUS人工智能申学规划带领团队参加中国创业创新大赛进入12强,并公益帮助数万名学生考入国外理想大学。

他就是王鑫,两年内作为创始人,创立3家公司,均成功运营,以较强的落地以及运营创业创新能力,备受投资人青睐,获得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王鑫还将求学期间创业所得回馈母校,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捐赠100万元。

颁奖词:

无惧年龄,19岁初尝创业喜悦;不甘安逸,青春路上精彩纷呈。科技规划,人工智能畅通学子海外求学路;回馈母校,百万捐款圆学弟创业梦。王鑫,年少启航,万里鹏程。

2.李冬雅——深圳市捷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她来自东北延边,一毕业就来到深圳追寻梦想,尽管工作稳定工资也很高,但她不愿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而是想像科学家一样不断挑战自我,做一番有创造性的事业;她第一次创业因乐于助人无心插柳获得外贸大单;来到龙岗后她的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厂房规模从2000平米扩大到5000平米,2018年营业额有望过亿;

她致力于基于机器视觉研发的电子行业高端自动化设备研发!这就是深圳市捷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冬雅,龙岗区第六届党代表,龙岗区委两新组织工委“党员众创导师”。

李冬雅既是AI人工智能的狂热爱好者,又是每周20公里风雨不误的马拉松运动的爱好者!努力工作快乐生活,实现身心智一体化发展。

颁奖词:

狂热爱好AI人工智能,自主开发高端工业设备,3D曲面贴合技术,为手机智能装配安上“眼睛”。打造捷牛好品牌,让中国制造走出去,李冬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3.梁刚——深圳市捷迅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年,与马良资本达成战略融资;2017年,与赛伯乐集团投资、众投邦达成战略合作;2018年,成功引入A+轮鼎亚战略融资。

这是梁刚持续6年研发“医号馆”推动基层医疗改革的一个缩影。

在我国94.6万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常常出现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却无人问津的现象,社会上普遍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与此同时,智慧医疗成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梁刚创办的深圳市捷迅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将个体、器械、机构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业务协同,增加社会、机构、个人的三重效益,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颁奖词:

聚焦痛点,6年研发“医号馆”,智慧医疗直面“看病难”;推动医改,7万合作机构打通医疗资源“生态链”。创新研发,50项软著专利只是起点,梁刚,仁者乐山,放眼天涯。

4.李春青——深圳市华企立方品牌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果不上班,就在上班的路上;如果不在办公室,就在客户的办公室。尽管现在创业取得初步成绩,但丝毫不敢懈怠。”10月8日下午,李春青一边不停地联系业务,一边跟记者分享创业心得。这是这名“80后”创业者的真实状态。

李春青毕业于南昌大学电子信息专业,跟互联网结缘甚久,2004年他就职于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由于业务能力强,屡破公司记录,2010年出任广东区域高层管理。

尽管工作业绩突出,但天生好强的李春青在打工8年后决定创业。2012年,他和一个合伙人一起筹集了20万,在龙岗区创业孵化基地硅谷动力电子商务港开始创立自主品牌“华企立方”,很快就取得成功,成为龙岗乃至深圳中小企业家门口式互联网信息化全面、全套、全方位方案解决商。

颁奖词:

互联网公司深耕8年,水到渠成顺势创业;打造网络服务最高地,中华企业水立方。你深耕每个服务细节,你用青春诠释奋斗,从跟跑到领跑,李春青,一路青春。

5.袁敏良——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想知道青菜有无农药残留物,哪个档位的猪肉走量快?大数据来告诉你。站在中科深信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前,消费者只需轻点屏幕,农贸市场内所有物品的交易额、交易数、交易量、检测批次、检查合格率、交易走势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是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传统农贸市场打造的一套智慧农贸云服务管理平台,也是袁敏良带领公司主攻农产品流通大数据,通过农业+互联网为“三农”赋能的生动实践。

创业8年时间,袁敏良完成了一个草根程序员向创业者的完美逆袭。他带领公司创建了我国第一家智慧型农贸批发市场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目前,该平台已覆盖30多座城市,吸引超2万家商户和100家市场分别入驻,日交易额达到100万多元。

颁奖词:

一台智能溯源秤,一套智慧农贸云服务,你用农业+互联网大数据,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挺过艰辛创业路,袁敏良,服务“三农”,利国利民。

6.李翔——深圳汉诺威国际机器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0月11日上午,位于龙岗区龙城广场附近的深圳国际机器人城产业园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纷纷一展身手,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优雅的礼仪机器人能够弯腰点头打招呼,笑容可掬的传菜机器人可以准确将菜品送到指定位置,憨态十足的聊天机器人则可以跟小孩对话、讲故事等。

这个“高大上”的机器人城产业园背后,离不开一个叫李翔的资深创业者的努力。

李翔,深圳汉诺威国际机器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只为追求梦想,24年前,李翔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彼时,他从深圳公务员队伍中辞职下海,跟志同道合之人研究起机器人,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最早一批弄潮儿。一路走来,他和团队精钻业务,攻坚克难,于2015年创立深圳首个机器人城产业园——深圳国际机器人城产业园。

颁奖词:

改造升级旧厂房,深圳首家机器人产业园华丽绽放;胸怀教育之责任,全国首个中小学创客实践基地应运而生。李翔,24年拼搏创业,痴迷机器人的“老男孩”。

7.贺鹏麟——深圳智慧车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贺鹏麟毕业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拥有全国技术能手、深圳首届“鹏城工匠”、 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物、汽车工程高级工程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等多项技术职称和荣誉。

2015年贺鹏麟创立深圳智慧车联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车辆碰撞预警辅助刹车系统研发运营,成功打造了多款科学的碰撞预警辅助刹车系统。应用于一体的车辆辅助刹车系统。这家企业创立不到两年,就已自主研发出了泥头车盲区辅助预警自动刹车系统,解决了重型货车盲区伤亡交通事故的全国性的行业疼点难题。

在2016年度深圳市高技能人才认定暨技能大赛总结大会上,来自龙岗区大运软件小镇的贺鹏麟被授予“鹏城工匠”荣誉称号,成为龙岗区唯一获此殊荣之人。

颁奖词:

从汽车维修学徒工到汽车电子研究专家,27年来,你无私授艺,培养一流技能人才;潜心研发,给车辆安全提供智能辅助刹车系统。贺鹏麟,行车安全卫士,鹏城工匠,人中麒麟。

8.刘畅萱——深圳市墨墨煮语食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她用心烘焙健康美味的甜品,她反复测试萃取高品质的咖啡,她贴近客户,不断创新研发受大众欢迎的美食,她深度融入社区举办亲子活动打造“幸福空间”,她赠人玫瑰带动本地青年就业创业实现梦想。她就是龙岗区第五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深圳市岛花园咖啡店创始人刘畅萱。

她和她的团队竭力打造一种生活方式——简约却不简单。从零开始建立一个餐饮品牌,除了不忘初心,给来店的客人提供美味的食物及优良的休闲环境外,更致力于打造“幸福社区”、“互动社区”,岛花园将不断完善现有模式,以产品为基础,人员为枢纽,赋予咖啡甜品社区文化“新生命”。

颁奖词:

用心烘焙,潮流美食香溢社区;以爱点缀,专心营造“幸福空间”;赠人玫瑰,真情搭起创业桥梁。刘畅萱,社区新文化,创意岛花园。

9.梁新刚——深圳市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穿上紧身衣,听从微信小程序指示多角度拍照,随着照片回传公司服务器,我们就能为顾客建立精准的3D身体模型。以后只要打开APP,就能试穿各款式的衣服,未来我们还将向时尚穿搭系列‘进攻’,把鞋子、包包等物品也纳入进来,打造一个全新的线上购物生态链。”说起利用特制紧身衣量体+AI精准建模的新产品——量体裁衣,深圳市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CEO梁新刚满眼光芒。

这是继梁新刚为金融、物流等传统行业提供AI赋能解决方案后,再次利用AI打造的一款公司拳头产品。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梁新刚一直走在追赶创新的路上,不管是前面的互联网创业,还是现在的人工智能领域,他闯出了人生新天地。

颁奖词:

按捺不住创业激情,狂热倾心人工智能。梁新刚,北大硕士、华为高管,新三板公司CEO,多次急流勇退、在创新创业路上重新扬帆启程。你的研发,让机器获得逻辑推演能力;查尔德,汇智堂,使智能平台实现“数据说话”。

10.陈顺文——深圳市德盟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陈顺文是深圳市“德盟互联”的创始人,一个不一样的90后:

他扎根深圳,从事互联网软件研发六年,先后获得9项国家软著专利认证;他对互联网行业有独到见解,曾受邀中华网,远赴北京为其提供全球跨境电商解决方案;他还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内部IT培训讲师,为深圳电信、中国科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台等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

“多年的互联网工作经验,让我发现很多企业都想通过互联网实现更好发展,但都无从下手。我就想,能否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供对应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推上一把,这就是我的创业初心。”

颁奖词:

3000元独闯深圳,努力拼搏萌发创业梦;“光杆司令”起步,摸爬滚打坚守创业路。注重技术创新,直击行业痛点,量身定制互联网方案,“德盟互联”以德为盟,你我互联。陈顺文,懂你所需,做你所想。

【记者】陶清清

【作者】 陶清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走近龙岗区第五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

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深圳智慧车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贺鹏麟。 受访者供图

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敏良。 受访者供图

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深圳市华企立方品牌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青。 受访者供图

捷迅高新科技 视频|走T台向创业者致敬!一文全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亮点

深圳市捷迅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刚。 受访者供图

深圳龙岗是产业大区、创新强区,也是创新创业热土。今年迎来龙岗区第五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评选,龙岗区人力资源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评选出王鑫、李冬雅、梁刚、李春青、袁敏良、李翔、贺鹏麟、刘畅萱、梁新刚、陈顺文等10名龙岗创新创业先锋,创业领域涉及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现推出其系列事迹,展现创业者风采。

贺鹏麟:

一名全国技术能手的执着创业路

贺鹏麟毕业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拥有全国技术能手、深圳首届“鹏城工匠”、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物、汽车工程高级工程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等多项技术职称和荣誉。

2015年贺鹏麟创立深圳智慧车联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车辆碰撞预警辅助刹车系统研发运营,成功打造了多款科学的碰撞预警辅助刹车系统。这家企业创立不到两年,就已自主研发出了泥头车盲区辅助预警自动刹车系统,解决了重型货车盲区伤亡交通事故全国性的行业疼点难题。

在2016年度深圳市高技能人才认定暨技能大赛总结大会上,来自龙岗区大运软件小镇的贺鹏麟被授予“鹏城工匠”荣誉称号,成为龙岗区唯一获此殊荣之人。

深厚积淀一名学徒工的华丽蝶变

自汽车维修学徒工始至今27年来一直立足岗位,贺鹏麟以此为生,钻研技术,成为汽车电子研究专家。

工作中,贺鹏麟主持完成了1项深圳市科技创新委的技术改造项目,两项福田区的技术改造项目,3项深圳市高技能人才服务中心技改项目,攻克了20多个汽车电子产品技术研发难题,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国际PCT专利2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40余项。

2015年,贺鹏麟成功申办成立深圳第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贺鹏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篇。

执着研发给车辆运行和驾驶装上智慧大脑

2015年,贺鹏麟主要研发了“A5汽车黑匣子”,该项发明使车队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车辆和司机的情况,提高车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提高驾驶技能,提升车辆安全、降低运输成本的作用。

2016年开始,贺鹏麟研发了“防追尾自动刹车系统软件”,可以对自动刹车系统驱动电机进行控制,以达到防追尾自动刹车的目的。该软件能够广泛运用于乘用车、泥头车、教练车、实训车辆等各类车辆安全管理领域。

目前,贺鹏麟研发的产品已经运行测试一年多,累计测试里程达到2万多公里,运行效果良好。此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追尾交通事故70%以上,有效解决泥头车盲区导致的死亡交通事故。

“我们将心无旁骛地投身于车辆安全管理服务领域,用工匠精神成就恒久事业,脚踏实地,用智慧的汗水耕耘每一寸理想的土地,实实在在地为客户带去合作价值。”贺鹏麟说。

大力推广成立工作室培养技能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贺鹏麟带领的技师团队还为广大的汽修厂、车联网企业提供专业汽车技术培训、远程故障诊断、疑难故障咨询、汽车维修资料查询等服务。

不仅于此,他还成功申办成立深圳第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贺鹏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相关论坛发贴总计8181篇,解答技师问题50259个,电话咨询30799人次,远程诊断19539个,向研发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反馈763个问题。

截至目前,以贺鹏麟为首的技师培训队伍在全国共主办“汽车电控系统维修技巧”培训100多场次,总计培训汽车维修工8000多人次,大大提升汽车维修工使用解码器解决排除汽车故障的能力。

●创业体会

“我曾经看到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触目惊心的现场让我立志在车辆交通安全方面有所作为。”

撰文:徐剑 梁娉婷

袁敏良:

以智慧农贸云服务为“三农”赋能

想知道青菜有无农药残留物,哪个档位的猪肉走量快?大数据来告诉你。站在中科深信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前,消费者只需轻点屏幕,农贸市场内所有物品的交易额、交易数、交易量、检测批次、检查合格率、交易走势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是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传统农贸市场打造的一套智慧农贸云服务管理平台,也是袁敏良带领公司主攻农产品流通大数据,通过农业+互联网为“三农”赋能的生动实践。

创业8年时间,袁敏良完成了一个草根程序员向创业者的完美逆袭。他带领公司创建了我国第一家智慧型农贸批发市场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目前,该平台已覆盖30多座城市,吸引超2万家商户和100家市场分别入驻,日交易额达到100万多元。

遇困难卖掉房子也要坚定前行

出生广东河源的袁敏良,1982年随父母定居龙岗,是一名随深圳特区成长的“深二代”。

2002年,袁敏良入职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海吉星品牌),成为该公司下属IT部门的一名技术研发员。从业1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让他敏锐地感受到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卖贵卖难”“食品安全”等问题势必成为社会热点。

基于内心的梦想、冲劲以及对农产品行业的热爱,袁敏良一直想在农产品行业有所作为。因为在农村家庭出生长大,袁敏良自认为无资本、无人脉,要想做出成绩,就必须错位竞争,从一个无人关注的“蓝海”入手,做自已最擅长的事情。

心怀远大志向的袁敏良,2008年离职,2010年创立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万事开头难,一般公司初创时期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袁敏良都未能幸免。

“在最艰难的时候,我甚至卖掉了房子,付出各种支出后,身上只剩几千元。”袁敏良说,创业前3年,他一度患上抑郁症,其间也曾萌生无数次想放弃的念头,幸得有家人在身边默默守护,支撑他慢慢走出人生困境,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让公司的发展逐步走上正轨。

基于前面多年对行业的理解和沉淀,袁敏良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创业辅导班,花了大量时间厘清自己的核心优势和用户痛点,得出公司的发展方向:新时代要提高用户体验,就应该从智能终端入手。

以智慧农贸平台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彼时,智能终端产品在国内尚属空白领域,传统的产品对用户而言,体验较差。袁敏良带领团队经过上百次试验,连续不断推出了三代智能硬件产品,在推广实践中不断完善产品的功能及稳定性,产品得到用户的肯定。

公司也在开创这种智能终端产品的过程中,收获了50多项专利,获得了深圳市、国家创新基金等共计数百万元研发资助。

“随着自主研发的智能终端产品上市销售,公司不但让农产品大数据的愿景逐渐变成现实,也帮我实现了梦想。”袁敏良说,公司的智慧农贸云服务管理平台已走出深圳,在全国37个城市铺设121个点。消费者、经营者、市场管理方,通过智能电子秤与大数据平台,就能及时了解经营数据、价格、监管等全方位信息。

据介绍,现在公司专注于农产品流通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致力于互联网+“智慧农贸”“智慧农批”“智慧计量”“智慧追溯”四大方向,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溯源秤,打造大数据平台,为从业者提供产销对接、支付结算、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等O2O服务。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老百姓的米袋子,袁敏良和公司通过服务“三农”,形成利国利民利已的多赢局面。一旦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通过层层流通,实现全面数据化、信息化,势必带来食品安全、物价监控行业的大变革,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未来,袁敏良希望带领团队不忘初心,继续开创农业+互联网新渠道,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创业体会

“我的梦想是通过打造农业大数据,实现食品安全和产销对接。”

撰文:梅云霞 韩晓春

李春青:

深耕互联网从“跟跑”到“领跑”

“如果不上班,就在上班的路上;如果不在办公室,就在客户的办公室。尽管现在创业取得初步成绩,但丝毫不敢懈怠。”10月8日下午,李春青一边不停地联系业务,一边跟笔者分享创业心得。这是这名“80后”创业者的真实状态。

李春青毕业于南昌大学电子信息专业,跟互联网结缘甚久,2004年他就职于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由于业务能力强,屡破公司记录,2010年出任广东区域高层管理。

尽管工作业绩突出,但天生好强的李春青在打工8年后决定创业。2012年,他和一个合伙人一起筹集了20万元,在龙岗区创业孵化基地硅谷动力电子商务港开始创立自主品牌“华企立方”,很快就取得成功,成为龙岗乃至深圳中小企业家门口式互联网信息化全面、全套、全方位方案解决商。

水到渠成谋创业两个人仅投入3万就实现盈利

李春青是江西宜春人,天生是一个工作狂。大学毕业短短数年,工作轨迹遍布南昌、北京、金华、顺义、太原、广州、深圳、江门,虽然换的城市很多,但工作单位一直没换,从事的行业也一直是网站。来深圳就业后,他通过制度设计、活动助力,仅一年就把区域公司业绩从原来的100万元/月做到211万元/月,取得破纪录的成绩,很快他被提拔为区域公司总经理。

在很多人看来,此时的李春青已经是事业有成,可以歇歇脚了。然而,当时间来到2012年,全国创业带动就业氛围十分浓厚,此时的李春青选择了再次挑战自我,那就是开创属于自己的公司——“华企立方”。

“意思是中华企业,像北京水立方那样,公司业绩呈现立方式的增长。”李春青解释道。

创业初期是孤独与艰辛的。一开始公司仅两个人,资金不足的他甚至游说老家母亲把房子卖了,以挺过困难期。幸运的是,李春青的创业之路很顺利。“仅投入3万元就盈利,15天签了五六万元,4个月实现50多万元营业额。”李春青说,他是天生喜欢工作的,上班时间几乎都在忙个不停,无暇顾及家里事,并以在办公室为荣。

随着人才加入和团队提升,李春青的公司慢慢走上正轨。“《西游记》最经典之处就是‘要取经,先上路’,团队会在过程中沉淀的!要成功,先创业,经验会在创业中积累!”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团队逐步发展到130多人的技术服务团队,今年的营业额有望突破两千万元。

雄心壮志展抱负打造龙岗网络营销服务最高地

李春青的定位是,扎根龙岗,辐射全深圳及周边城市,为各中小企业提供家门口式的信息化全面、全套、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龙岗网络营销服务最高地。

然而要想从为数众多的服务商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产品创新。从一开始,“华企立方”就不断总结与突破,独创行业术语和标杆项目,并申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3份。

在原创技术观点方面,李春青做了系列原创观点总结,网站自动优化系列分享、SEO优化之关键词类别定义等,每一个观点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方案解决,真正体现服务与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提升。

“我们的研发投入很大,首创了网站自助优化系统、爆炸式网站倍增系统,目前享有软件著作23个。”李春青说,正是这些强有力的创新技术观点总结与产品创新突破应用,华企立方的团队在市场上赢得了大量的客户信任,6年间为3000多家企业提供了网络营销的全方面解决方案,大量企业实现了网络技术应用服务。

昌隆兴机械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石岩,工厂在阳江的公司,通过华企立方打造的网站,吸引美国一家大客户,一笔订单便达到人民币230万元,创造了最大的单笔记录。还有一家生产婴儿鞋的深圳企业通过华企立方打造的网站,上线第二天便接到样品订单。

随着公司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李春青把工作不断做精做专,逐步树立了华企立方标准,被不少同行模仿。此时的李春青终于从跟跑转变到领跑。

与此同时,为了留住人才,李春青创新实行老员工持股,从原来两三名股东到大面积持股,他坦言目前公司40%的资金量被30%的人持股。

企业的不断成长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厚爱。龙岗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了华企立方健康发展。2015年起,华企立方成为深圳硅谷动力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入驻企业指定互联网服务商。2013年、2015—2016年度被评定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喜欢做C端(个人),做B端(企业)的很少,我们准备在B端发力,做一个优秀的企业服务商。”李春青说。

●创业体会

“我愿跟随中国互联网发展而成长,用青春诠释龙岗这座奋斗者之城内涵,打造互联网信息服务高地。”

撰文:陶清清 韩晓春

梁刚:

6年研发“医号馆”推动基层医疗改革

2016年,与马良资本达成战略融资;2017年,与赛伯乐集团投资、众投邦达成战略合作;2018年,成功引入A+轮鼎亚战略融资。

这是梁刚持续6年研发“医号馆”推动基层医疗改革的一个缩影。

在我国94.6万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常常出现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却无人问津的现象,社会上普遍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与此同时,智慧医疗成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梁刚创办的深圳市捷迅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将个体、器械、机构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业务协同,增加社会、机构、个人的三重效益,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勇于自主创新公司获近50项软件著作权和实用新型专利

深圳市捷迅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医号馆是该公司运营的基层医疗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的目标客户是全国94.6万家基层医疗机构,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专注于基层医疗机构综合医疗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成熟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医疗技术服务、医疗营销服务体系,提供集医疗软件系统、智能医疗设备、区域检验、双向转诊服务、检验科打造、医疗供应链等医疗相关产业链服务。

6年多来,医号馆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通过国家版权保护中心的严格审查,截至目前,已获得了近50项软件著作权和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获得不仅提升了公司在智能监测、数据采集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也让梁刚更加坚定了坚持不懈地走自主研发技术创新道路的决心。目前,医号馆正在筹备2020年港股市场(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计划,目标实现市值100亿元。

聚焦行业痛点医号馆拥有合作基层医疗机构逾7万家

“我们致力于解决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盈利能力等瓶颈,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梁刚介绍。

医号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区域心电网络平台,从区域医疗的全局出发,统一规划区域内心电诊断资源,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心电网络的建设,有效促进市、县、乡各级医院实现医疗系统之间心电资源和业务的互联互通,实现基层首诊的心电检查和上下联动的心电诊断模式,把分级诊疗的核心思想以信息化的基础来进行展现,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据介绍,目前,医号馆全面适用于诊所、门诊、卫生服务站、卫生站、卫生所、中医馆、药店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机构。不需要安装费用及平台使用费用。除具备看病就诊、收银管理、患者管理、库存管理、数据统计、诊所管理等基础功能外,还增设医疗器械投放、药品商城、医责险这三大特色,在线问诊可实现医生在线对患者进行诊断,使诊断更加方便。采用云存储服务,数据永不丢失,安全可靠,只需浏览器访问登录网站即可使用,电脑无需安装系统。另外,微信医号馆服务号功能齐全,可预约诊疗,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通过扫码医疗器械例如血常规仪器,直接通过微信获取诊断结果,高效自动化提高诊所服务能力。医号馆诊所管理系统涵盖了诊所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可有效提升诊所形象,增加诊所营业收入,提高顾客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医号馆已拥有合作基层医疗机构逾7万家,并与佳兆业集团、招商银行、众安保险、中珠集团、七喜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创业体会

“我们想通过医号馆基层医疗综合服务平台,打通医疗项目整个产业生态链,盘活基层医疗大市场。”

撰文:徐剑 梁娉婷

编辑统筹:李江萍

相关问答

铁观音茶叶色选机哪家的好?-ZOL问答

国产色选机较好的品牌有美亚光电、捷迅、安美达、科悦、泰禾。1、美亚光电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