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歌舞团歌手被唱吧网友“盗歌” 为歌声维权
在福建省歌舞团从事歌唱工作的郭女士给我们栏目打电话,说自己演唱的3首歌被唱吧网站里的一个网友给盗用了,并且称自己所唱。郭女士觉得自己的权益被侵犯了,她希望能为自己的歌声维权。
省歌舞团歌手称被人“盗歌”
郭女士是福建省歌舞团的一位歌唱演员,平时喜欢翻唱歌曲。而就在不久之前,她翻唱了包括《雨花石》在内的三首歌曲。可是不久之后,她发现在唱吧网站上,一位叫做佳佳的网友盗用了她所唱的歌曲,并将其放在自己的主页上,并称是自己所唱。
在这位佳佳网友的网页上,我们看到许多歌迷纷纷对佳佳的唱功表示称赞。这让郭女士十分难受。
不同的两个人,居然唱着同一种声音的歌曲,这让郭女士十分气愤。为了表明是这首雨花石是自己所唱的歌曲,郭女士还现场给我们播放了她自己唱歌的干音。
专业人士:歌声的确为郭女士原唱
为了进一步确实郭女士的说法,我们找到了福建省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蒋舟,他将2人所唱的歌曲都试听了一遍,并给出了专业的意见。
福建省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蒋舟表示,佳佳网友是名中音歌手,而她拿了首高音歌手所唱的歌,明显不是她的声音。
那么这首歌是否是郭女士的所唱的呢?随后,蒋舟老师也让郭女士在录音棚唱了一段。同时,证实了确为郭女士的歌声。
防止盗歌 首先自身要做到保护
对于郭女士被盗歌事件,蒋舟老师表示,目前对于冒充歌手盗歌的行为,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尽完善,盗歌侵权也因取证问题而维权困难。演唱者防止盗歌发生,首先要做到对自身所唱歌曲的保护。
一首歌的歌声,既是歌手自身水平的反映,也体现歌手独特的声音权益。目前郭女士已经向唱吧网站反应了问题,事件还在处理当中。帮帮团记者报道。
网络直播掺假,怎么打?
一个13岁的少女,用妈妈的手机给主播打赏花掉了25万元;苏州一个小伙子为了给喜欢的女主播打赏送礼物,挪用了单位的20多万元公款……近两年,网络直播进入公众视野并发展迅猛,天价打赏、涉及色情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同时,不法分子也利用虚拟世界,冒充主播、伪装“房管”趁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又是一年“3·15”,网络直播打假已成公众关注的焦点。
想见主播 ,粉丝被骗
“再也不玩网络直播了,花钱买教训。”前不久,铁杆粉丝张涛(化名)突然接到主播平台一个与琦琦(化名)名字相同账号的私信,对方声称自己是琦琦的小号,看张涛经常给自己送礼物,她说自己很开心,过两天有个私人线下约会,问他愿不愿参加。张涛很爽快地答应了。
随后,“琦琦”对张涛表示,想约会就要懂“规矩”,当然见面后会给张涛一定的“福利”。这种事张涛听其他主播也说过,想这几个月一直“追”琦琦,在直播间已花了不少钱买礼物,不差“规矩”这点钱,便答应了。
按对方要求,张涛一共汇款1万多元给对方,没想到钱汇过去了,对方却消失了,更别说什么线下约会了。张涛在直播间不断询问琦琦,可对方却将张涛禁言了。感觉不对劲,张涛报了警。
警方调查后发现,此琦琦非彼琦琦,专门找主播琦琦的铁杆粉丝下手,骗取“规矩”费,到手后就神秘消失。警方提醒,不少骗子在利用网络平台管理漏洞行骗。
交了押金,平台失踪
“本想换个平台好好发展,没想到反而被骗。”不仅粉丝会上当受骗,不少主播也会被骗。
在某平台任主播的彤彤(化名)一直不算太红。“现在这个行业虽然很火,但真正能出头的并不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主播的收入和一般白领差不多。”为了多挣钱,彤彤决定换个直播平台。
新平台上的主播不太多,对方许诺的待遇也不错。但该平台工作人员提出,为了防止跳槽,需先交8000元押金,如一年内没有违约,这笔钱将退还给她。
彤彤犹豫了一下,但想到在新平台上可能会赚到更多的钱,最后还是交了押金。没想到,她在这个平台上刚直播了几天,就突然发现怎么也登陆不上去了,所有直播间都被关闭,再打平台工作人员的手机,却怎么也打不通。
“报警后才知道,和我遭遇相同的主播还不少,都是想换个新平台去发展,却被那些假冒的平台给骗了。”彤彤后来才知道,这些小直播平台的直播间都做过手脚,看似正规,但骗得主播们的押金后,便立刻解散。“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不在少数”。
新规之下,网络直播面临大洗牌
盗歌者一次竟收到1万元赏金
据媒体报道,对于K歌爱好者,手机里大概都安装过唱吧、全民K歌等翻唱APP。若是资深玩家,或许还为这些APP里的“平民好声音”打赏过礼物。可很少有人想到,这些翻唱平台上颇有人气的“唱将”,背后的声音可能是他们花钱买来的,为的就是骗得打赏钱。
对于这种几乎半公开化的雇人代唱现象,目前管理层面却表现得“无可奈何”。有知情人士表示,一来在网上发歌的音乐人多用网名,不便确认身份,二来互联网上平台多、圈子多,发现了盗歌或者代唱,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处理。
目前各大直播平台基本都采用“技术+人工”的方式进行内容监控,受技术水平和人力成本等因素制约,直播平台普遍存在监管死角。
“很多人找代唱就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据代唱歌手ssh介绍,很多买家就是为了获得来自翻唱平台网友的好评,而她接到最奇葩的一单代唱生意,是让她以买家女朋友的身份录歌,买家借此向朋友炫耀。
“还有些人找代唱是为了赚钱。”ssh透露,不少人以此牟利,更有甚者是直接盗取别人的歌曲据为己有,曾有盗歌者一下就收获粉丝的1万元打赏。
网络直播的门槛实在太低了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撰文称:“中国的网络直播是一个奇异而又快速发展的现象……在网络直播中,有许多年轻的女性,她们眨动着不自然的长睫毛,撅着红唇,讲着自己怎样做早饭。还会有戴着大墨镜、身穿仿名牌皮夹克的男性,对着苹果耳机的麦克风唱韩国流行歌曲。还有些直播者在大学宿舍里吃方便面(是的,观众还挺爱看)。还有人直播自己每天上下班,坐在办公室,或者躺在床上。”
门槛低,推动网络直播迅速成长。据统计,仅上海市实名认证的主播就有近45万名。
近两年,“全民直播”进入了很多人的生活。在记者随机调查中,绝大部分被访者表示知道网络直播,并且至少看过一两次。
“有些是出于好奇,看看网红的主播什么样,有些是信息推送过来的,随手点开看一眼。”被访者小胡表示,看直播时也为主播送过礼物,“人家都送,自己不送不合适,也有点虚荣心的心理吧。”但小胡表示,送礼也要适度,有些人为获得更高特权,就拼命送钱,有了这种攀比心理,很容易上当受骗。
“现在网络主播的准入门槛太低,在实名制的基础上还应考虑规定一些相应的条件。”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法律系副主任郑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以探索建立网络分级制度,以保护未成年人。
准入门槛低,市场火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据2016年7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95后大学毕业生想当“网红”的比率超10%。一位在直播平台兼职唱歌主播的黄同学表示,做网络直播的门槛不高,过去最简易的是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就搞定,现在智能手机一普及,更方便了,“如果成了签约直播,收入就会大幅增加,谁知道呢,说不定就火了。”
网络直播诈骗怎么防
对于网络直播平台上频频发生的欺诈行为,警方提醒网友:首先,要有反诈骗意识,对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其次,切忌贪小便宜,欣喜若狂时要三思而后行;其三,必须冷静,千万不要慌张,一旦发现被骗,注意搜集证据,迅速报警。
网络直播诈骗虽是新出现的现象,但诈骗行为有共性,诈骗者通过假信息,让受害者信以为真,“自愿地”拿出钱财。因此,防诈骗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
著名律师梁固本表示,网民观看直播应通过正规的网站,充值礼物也要通过正规渠道,对于声称自己是主播或者管理员的人一定要小心。“一旦提到现金就要提高警惕,如果必须要发生资金支付行为,一定要核实收款方的身份信息,包括手机号码,反复确认后,才能进行支付。”
梁固本提醒,如果收款方的银行信息和手机号码实名注册的信息不一致,要格外警惕。在支付过程中,还要写明支付目的,并将支付凭证和对话,交流过程进行证据留存,一旦发生纠纷,可以凭借证据,尽量挽回经济损失。
“对于涉及公益、慈善捐助类直播,应该核实好直播的制作者、发布者的身份,并要求其公开发布者、制作人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同时准确将被救助者的身份和联系方式备案,在保护被救助人隐私的前提下,捐助人可以随时查询被救助人的基本情况,并能联系到被救助人。”梁固本认为,最好是所有的参与捐助人共有一个互通信息的平台,推举捐助人代表,这样可以保证公益、慈善类直播的真实性、有效性,让大家的爱心真正的被传播,发挥最好的效果。
期待“最严规定”肃清乱象
目前,针对网络直播显现的诸多问题,国家网信办已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为网络直播界定底线,“实名登记”“即时阻断”“新闻信息先审后发”等举措均剑指行业乱象。
另外,主播“黑名单”制度也随着《规定》出台建立起来。《规定》要求,对直播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互联网直播发布者信用等分级管理体系,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纳入黑名单的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禁止重新注册账号。
“黑名单意义重大,很多网络平台为了商业利益,不惜违背法律底线留住能够获利的主播,即便明知其是问题主播,可担心主播跳槽,也不敢轻易得罪。”专家表示,“黑名单”制度建立后,对纳入“黑名单”的主播将“禁止重新注册账号”,并向省级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报告,这样一来,“黑名单”主播将不能再肆意要挟平台,也就让法治与诚信重回直播市场。
这项被称为网络直播“最严规定”已正式实施,网络直播乱象可望得到根治。
新政一出,许多原本靠讲段子、跳热舞、吃饭睡觉就能赚钱的高颜值主播,突然发现自己过气了。“上周六晚上直播了5小时,没想到只赚了17块钱……再不学点儿新东西,真没法混了。”一位最近打算学吉他的25岁网络主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文/章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相关问答
全民K歌如何不让他人看到我在歌房的动态?-ZOL问答
1、打开手机的微信,进入个人微信首页,点击右下角的“我”。2、进入新的页面,点击“设置”选项。3、选择“隐私”,在隐私页面,选择最下方的“授权管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