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院系巡礼|崇德尚法,立志立行——法学院


法学院院长 荆月新
法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类权利为己任,因此,法学是权利与秩序之学。西方的法学产生于古代罗马,在中国,法学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法家。法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不同的分工,它研究人类的社会治理实践,也研究人们的权利行使。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自创立之日起,始终致力于打造我国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争创山东省高校法学专业一流水平和国内知名的法学专业品牌,努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人才保障。
今天,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依然年轻,但是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重镇。在美丽的长清湖畔,山东师大法学院期待新一代法律人的加盟,为你们的成长、成功和成才,做好了充分准备!

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法学院始于1994年建立的政治法律学院法律系,是全国师范类院校和山东省高校中较早开办法学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1996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获批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3月独立设置法学院,2012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获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诉讼法学5个二级学位点招收硕士生;面向全国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现有本科、硕士一体的教学、科研体系,迄今为止,为社会培养20余届优秀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成为师资力量精干、学术思想活跃、社会声誉优良的法学院,是山东省和华东地区重要的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与省高级人民法院签约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与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开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学科专业优势
法学院现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法律硕士学位授权点,是省属高校中同时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为数不多的法学院代表之一。设立了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司法厅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山东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山东省齐鲁法治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工作站等7个省级科研教学平台,均系山东省首批建设,在齐鲁法治文化、地方立法、环境资源司法理论、诉讼法学、知识产权等领域开展了特色研究。
师资队伍
法学院近年来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由海内外名师组成的高水平专兼职教研队伍,为我国法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育教学充满活力,学术研究深具潜力。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4人,有海外访学经历的师资19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专职导师16人,兼职导师14人。学院先后有3位教师获评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1人获得“山东省法学法律领军人物”荣誉称号,1人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有多位教师获评 “(青年)教学能手”“师德标兵”“杰出青年”“十佳教师”“教书育人优秀导师” 等荣誉称号。此外,学院还建有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诉讼法学新兴领域研究”创新团队;“法治文化与法治话语比较研究”创新团队、“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研究” 创新团队、“诉讼法学本科教学团队”“法律史学本科教学团队”等科研教学团队获得学校立项建设。

荆月新同志被推选为首批“全省法学研究领军人物”

刘娜老师获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
教学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承担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9项、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项目10余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余项;还承担了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等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主编教材近10部,发表论文百余篇,10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期刊转载;获得省、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
人才培养
1.完善人才培养结构,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法学院注重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提升,设有一个法学本科专业,下设两个特色方向:法学专业律师方向、法学专业智慧财产法方向。法学本科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是山东省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建设项目支持的重点发展专业。按照“二次选拔、分专业方向、分段培养”的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法律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2.加强科研创新训练,提升科研创新水平
法学院实施本科生科研班主任制度,为本科班级配置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向本科生普及科研创新知识,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每年参加科创项目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0%。通过科研班主任、科研培育项目计划等措施,学院形成了立体式、交叉式、纵向延伸的科研训练体系。
近年来,学院平均每年有2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被立为国家级或校级项目,2016-2021年共有90个项目成功立项,其中包括37个国家级立项、27个省级立项。在“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网购捍卫者APP》项目获得省级金奖;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贫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研究——以武陵山连片国家级贫困区重庆市黔江区法治扶贫为例》项目荣获省级一等奖,《中国离婚冷静期制度研究——基于山东省内外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项目荣获省级二等奖;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3D 环梦造”工厂》项目获得省级银奖,《网购捍卫者APP》项目获得省级铜奖。
3.重视专业实训教育,强调专业实践能力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除了安排前往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进行专业实践外,学院还开设《模拟法庭》《法律文书》《法律诊所》《实训课程》等,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测谎技术实验室

物证技术实验室
学院开展“法律实践攀登计划”,搭建学院人才与高水平赛事间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平台,积极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近几年,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家级以及省级模拟法庭、法律文书等法律人风采大赛,先后获得了第十九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三等奖、2021年首届中国法律外交翻译大赛优秀奖、全国模拟法庭大赛季军、山东省“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决赛二等奖等成绩,大幅度提升了法学实践教育的质量,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环节在人才培养上的相互呼应和补充。

科技模拟法庭图片

法学智慧教室
4.夯实党团组织根基,表率引领作用显著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用党建工作助力学生培养,积极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12月,学院学生党支部被确立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020年,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五好三强过硬党支部标兵、山东师范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2月,学院团委被评为“五四红旗团委”。2020年9月,学院萃律团校成立,吸纳更多青年团员加入团组织,创立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作风正派、思想上进的生力军。
5.重视全面综合教育,强调综合素质提升
除了专业性的训练以外,学院还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法学院本科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和其他竞赛活动,屡创佳绩。连续多年在“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2019年本科生《关于健全大学生参与乡村社会实践机制的提案》获得全国优秀模拟政协提案,2021年本科生《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现状及对策研究》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彰显了法学院学生积极进取、昂扬奋进的学习精神,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国际交流与合作
1.国际化师资:学院30%以上的老师有海外交流经历,先后多位教师赴美国德州圣玛丽大学法学院、休斯敦法律研究中心、加州伯克利大学法学院、纽约福达姆大学法学院、英国爱登堡大学法学院进行高级访学研修,建立了广泛的海外学术联系。
2. 国际化课程:邀请奎蒙&格雷厄姆律师事务所律师玛丽莲·费舍尔(Marilyn Fisher)、思克莱德大学道格拉斯·布罗迪(Douglas Broadie)、韩国高丽大学李尚洙老师等国外知名专家开设课程。英文讲座、国际学术会议常态化,让本科生与国际大师零距离接触,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学院与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等海外院校合作实施双学士学位项目,与美国得克萨斯州圣玛丽大学法学院和英国斯克莱德大学法学院合作实施3+1双学士学位和2+1双硕士学位项目,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现有多名同学通过联合培养项目,获得英国或美国硕士学位。
学院风采

学生获得第二届“淮海·玉龙杯”全国高校
模拟法庭大赛季军

学生参加第十八届“贸仲杯”国际商事
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

学生团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一等奖

学生作品获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
大学组“优秀模拟政协提案”称号
桃李芬芳
王丽,1977级校友,德恒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党委书记、主任、首席全球合伙人。担任工信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部委、央企、国企、民企等法律顾问。
张伟荣,1982级校友,法学院讲座教授,现为美国辉瑞全球总公司法律事务部高级公司法律顾问、美国专利商标局注册专利律师。
赵信会,1987级校友,法学院兼职教授,现为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金堂,1987级校友,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现为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山东省法学会融合创新法治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法学会土地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侯艳芳,1999级校友,后考取山东大学法学硕士、博士、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加良,1999级校友,后考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燕,1999级校友,现为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员,2003年经省委组织部选调进入山东省检察系统,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检察业务专家”,2014年入选“高检院第一批民行部门人才库”,先后荣获济南市十佳女检察官、济南市检察机关先进个人、全省民行优秀办案人等荣誉。
康宁,2005级校友,后考取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中国比较法研究会英国法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
化国宇,2005级校友,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恒,2009级校友,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治前海研究基地研究员,监察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法学
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育人导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职业能力突出、理想信念坚定、富有职业伦理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基础型法治人才。
核心课程
宪法学、民法总论、商法总论、知识产权法、刑法总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经济法学、环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法律伦理学等。
专业特色
一是注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依托“法律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着力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二是着重服务于地方法治发展需要;三是依托“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服务于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四是重视海外联合办学,与英国、美国合作高校开展“3+1”联合培养计划。
就业前景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继续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深造,也能够胜任国家和地方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法学教育等法律职业。
学长感悟
2018级 赵汉清(保送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四年时光寒来暑往,法院一路伴我成长。在山师法学院的时光,我收获了课业知识,也提升了法学素养;培养了钻研的习惯,也练就了坚强的心智。在这里,我体悟到了天地书声的深夜灯火,创业基地的灵光乍现,明德楼旁的郎朗书声,明心湖畔的欢声笑语。我历练着,蜕变着,努力让自己在法苑的时光充实而美好。感谢山师法学院,给我了一个成长的机会与展现的舞台,是您激发了我潜在的能量,让我树立起一个个前进的目标,鼓励与鞭策着我一步步前行。如果你也有一个历练与蜕变的法学梦,不妨加入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大家庭,相信经过四年的洗礼与成长,你也终将成为自己梦想的模样!
2018级 许淑媛(保送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行至尾声。从刚踏入大学时的不安与迷茫,到现在即将步入研究生生活的从容与坦然,这无不得益于学院对我的陪伴与培养。回首过去,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生工作不断充实着我的大学生活。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也会为保研而焦灼、为科研压力而焦虑、为考试失利而难过,也曾一度想过放弃,但庆幸的是,老师、师哥师姐和伙伴们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鼓励着我。师弟师妹们,如果你们也热爱法学,欢迎报考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在这里司法独立的光芒在课本知识中熠熠生辉,模拟法庭里正义之声振聋发聩,相信四年的学习与生活,会让你在碰撞中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
选考科目
3+3模式:不提科目要求。
3+1+2模式:首选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不提科目要求。
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明“法”崇德,弘毅致公!一文带你了解烟台大学法学院


烟台大学法学院
官网:https://law.ytu.edu.cn/
学院简介

烟台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学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烟台大学法律系,为当时全国仅有的10余所法律系之一。1999年由系改院。2012年增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013年起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合作举办法学(区域犯罪信息分析)本科教育项目。1998年获批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和2018年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均位列B。在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37位(前18%)。2020年法学学科获得山东省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立项,建设经费5000万元。

烟台大学法学院院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0人;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的教师16人;外籍专业教师2人,另有语言外教3人。1 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称号,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拥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2人先后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院内正义女神雕塑
学院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长期致力于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建构了学院基础教育平台、实务训练平台、国际化教育平台有机结合的培养机制,探索出以我为主、积极利用外部优质资源,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新途径。在法学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尤富特色与成效。在国内较早开展英美法教育,开设由专业外教讲授的英美法概论、英美宪法、英美契约法、英美侵权法、英美刑事法等系列课程,并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等10余所境外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第二届中欧私法论坛

学生在东吴大学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先后获批法学、知识产权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法学特色专业、民商法教学团队、民法精品课、民法精品资源共享课共9项国家级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以及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国际化创新实验区等10余项省级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获国家级教学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5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获省部级等优秀教材奖7项,其中一等奖4项。学生获“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20余项。作为法学教育国际化成果的突出例证,学院代表队2020年获ICC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赛)一等奖,2021年更上一层楼,获全国总冠军奖并入围全球总决赛。


国家教学成果奖

ICC总冠军奖证书

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总冠军奖全体成员
学院以学术创新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着力培育标志性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5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大成果奖2项,一等奖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2篇,入选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著作1部。2016年以来,在重要科研立项方面取得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重点项目4项;获批山东省教育厅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资助经费100万元。

校内学术活动
学院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主动服务于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参与了《民法典》《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起草论证;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山东)培训基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山东省司法厅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烟台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助推学校入列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助推烟台市入列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重点城市。1人被聘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政治建设领域首席专家,1 人入选山东省社会建设领域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2人被聘为山东省政府法律顾问、省委法律专家库专家。

专业介绍
法学专业
学历学制:本科,4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专业。近十年来,本专业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5项;山东省省级教材奖5项,其中一等奖3项。本专业还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律硕士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胜任现代法律职业与相关职业,适应全球化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法律职业伦理、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商法学、中国法律史、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知识产权法学。
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整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主要毕业去向为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党政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和事业、企业单位的法务部门;20—30%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部分毕业生赴海外深造。
法学(中美合作办学)
学历学制:本科,4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是拥有教育部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国家一流法学专业的烟台大学与全美国唯一开设“区域犯罪信息分析”专业的美国西俄勒冈大学联合举办的法学(区域犯罪信息分析)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专业采取4+0或3+1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在烟台大学学习,第四年可赴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学习,完成规定课程并合格者,可同时获得烟台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法学学士学位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刑事司法学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和刑事司法领域区域犯罪信息分析方向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特别是能在与犯罪作斗争的刑事司法领域发挥专业特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法学导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司法导论、司法调查学、地理信息地图学和空间信息学导论、犯罪分析基础、犯罪学、罪犯改造学、警察与社区、刑事司法领导能力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整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主要毕业去向为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党政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和事业、企业单位的法务部门;20-30%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部分毕业生赴海外深造。
知识产权专业
学历学制:本科,4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提供特色鲜明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设立在烟台大学的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山东)基地、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山东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基地为知识产权专业提供了包括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和国家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在内的高水平师资。本专业学术成果广泛发表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专业学术期刊,近三年来在中国科教网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排名中稳居前五位,最高排名为第三位。本专业还可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知识产权法学硕士和知识产权方向法律硕士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在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兼具知识产权法律和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的基础上,谙熟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与商事规则,能够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运用与保护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法学导论、宪法学、法理学、法律职业伦理、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竞争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整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主要毕业去向为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党政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和事业、企业单位的法务部门;20-30%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部分毕业生赴海外深造。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问答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山东政法学院的法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本科专业:法学专科专业:法律事务法学院是山东政法学院的二...
山东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到底是几年制?学费到底是多少?
以前是两年的,现在改成三年了,也就是13级的法硕(非法学)要读三年,你可以去看招生简章,山大官网上就有的~以前是两年的,现在改成三年了,也就是13级的法硕(非法...
山东大学法学院怎么样?
非常不错!2020年,山东大学法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发表CSSCI论文80余篇,其中CLSCI论文33篇;新增科研项目24项,其中纵向项目20项,包括国家社科...
山东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怎么样?
很不错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法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生到法学博士的多层次办学结构。可在“法律方法论”学科独立招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法律解释学、立法...
2022山东法学院什么时候放寒假?
2020山东法学院什么时候放寒假?2020年的元月15号就开始放假了。由于年关的来临,寒假的到来,再加上疫情的原因,山东法学院给学生们准备了买票,收拾行装的时间...
山东大学能推免到哪些大学读研?
山东大学可以推免到读研大学名单如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山...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二专业学费?
九、收费标准及办法第二专业(学位)学费每学分按130元收取。山东师范大学二○一二年十月三十日九、收费标准及办法第二专业(学位)学费每学分按130元收取。...
山东省法学院排名?
山东省法学院的排名如下第一名山东大学法学院第二名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第三名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法学院第四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区)法学院第五名青岛大...
山东大学法学院学科分类?
你好山东大学法学院本科是不分科的。全部要学。好像在大一上学期一开始时就有一个双学士之招生报名即英语法律,日语法律双学士,这两种双学士隔年开设的即如果...
2021年山东大学法学院的毕业典礼什么时候举行?
6月21日下午,法学院于玲珑学堂举办202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2021届全体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生毕业生参加典礼,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2009级法学专...
